第一次近距離與毒蛇相遇,
其實也沒有覺得牠很可怕!
到底龜殼花是怎樣的蛇呢?
台灣共有五大毒蛇:雨傘節、眼鏡蛇、百步蛇、青竹絲、龜殼花
其中毒性最強的是雨傘節屬神經毒;
致死率最高的是百步蛇屬血液毒;
最常傳出咬人的是青竹絲也屬於血液毒,
但致死率很低(約1%-2%)。
看來與我們相遇的龜殼花走中庸之道。
以下是從網路轉載資料
龜殼花學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Cantor)響尾蛇科又名原矛頭蝮,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
龜殼花常棲息於丘陵及山區、棲於竹林、灌叢、溪邊、茶山、耕地以及常到住宅周圍如草叢、垃圾堆、柴草石縫間。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2至2200米。屬出血毒,咬到後的死亡率大概是7.3%,被咬後會產生灼痛感,局部亦會瘀血、腫脹起水泡。
在台灣龜殼花共有三款:龜殼花(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阿里山龜殼花(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菊池氏龜殼花(Trimeresurus gracilis)
龜殼花的攻擊性相當強,有時候即使未碰觸其身體,只是太靠近且久久不離開,也可能引發其攻擊,早年(1904至1938)杜聰明調查臺灣毒蛇咬傷案例中,以赤尾青竹絲的比例(47%)最高,但自1970年以來在臺灣(尤其是中南部地區)被毒蛇咬傷的案例已變成龜殼花最高,赤尾青竹絲居次,龜殼花喜愛吃老鼠故常會在住家附近出現,龜殼花咬傷的地點也以住家附近最高,山徑其次,咬傷的部位以腳部最多手部次之,咬傷後若能迅速就醫幾乎都不會死亡。
科名(亞科):蝮蛇科, Viperidae(響尾蛇亞科, Crotalinae)
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 1839)
英文俗名:Pointed-scaled pitviper
中文俗名:烙鐵頭最大全長:約150公分
形態特徵:頭呈銳三角形,眼後有一細的黑褐色縱帶,頭頂顏色常有斑紋,身體黃棕色,上有大型黑色斑塊,體背中央的斑塊常連成波浪狀,有頰窩,頭部都是小鱗片,身體中段的體鱗大多27列除了兩側最外一列體鱗之外都有明顯的稜脊。
棲地: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附近,常在廢棄的房舍或農舍活動
食性:以蛙、蜥蜴、鳥和鼠類或蝙蝠為食
繁殖:卵生,于夏季產卵,每窩產卵3-15枚,卵長約3.5公分寬約2公分,孵化期約1-1個半月,雌蛇有護卵行為,仔蛇全長約22公分,大約一週後蛻第一次皮。
活動性:晚上活動為主
攻擊性:強
毒性:強
地理分布:全島1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地區,中國西南和中南部地區、印度、緬甸、越南都有分布。
菊池氏龜殼花屬於蝮蛇科的中小型毒蛇,最大全長為60公分,是屬於「小號」的龜殼花。外型類似阿里山龜殼花,但較為細小,頭部呈明顯三角形,眼後有淺灰色縱帶,在此縱帶下另有一黑色縱帶,看起來就像一塊烙鐵,因此又被稱作台灣烙鐵頭。
此外,菊池氏龜殼花體鱗為19到21列,較阿里山龜殼花的25到27列為少,體型粗短,體色為暗褐色,並有黑色斑塊散布其間,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森林邊緣地帶與高山草原。
菊池氏龜殼花性喜於箭竹草原或碎石堆內活動,屬於全天候活動的蛇類,不過仍以白天活動為主,行動遲緩,幼蛇以兩生類或蜥蜴為食,成蛇以小型哺乳類為食。
值得注意的是,此蛇不但攻擊性強,而且具有毒性猛烈的出血毒,曾有傷人紀錄。
菊池氏龜殼花是專業的動物採集者菊池米太郎(Yonetaro Kikuchi)首先在能高山採獲的,大島正滿(Masamitsu Oshima)於1920年鑑定發表為新種,本種蛇類只侷限分布在臺灣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體型比一般的龜殼花細小故其種名用gracilis為具有細瘦特徵的意思。
溫血動物在寒帶的族群,體型有較大的趨勢以減低相對表面積減少體溫的散失,但寒帶的冷血動物卻有傾向小個體的趨勢,以便在短時間內利用外界的溫度將體溫調節到適當的範圍,在溫度變化迅速又激烈的高海拔,小型的冷血動物反而較有利於生存。
形態特徵:外型類似阿里山龜殼花,但較為細小,且菊池氏龜殼花的眼後縱帶為淺灰色,此灰色縱帶下仍有一黑色縱帶,兩縱帶後方並不明顯變寬,此外,阿里山龜殼花的體鱗鱗列數在21列以上,通常是25-27列,而菊池氏龜殼花的體鱗只有19-21列,有頰窩,頭部都是小鱗片。
棲地:棲息於山區、箭竹草原或碎石堆內
食性:幼蛇以兩生類或蜥蜴為食,成蛇以兩生類、蜥蜴或小型哺乳類為食
繁殖:胎生,於春夏季交配,夏末至秋季生產,每次產2至8隻仔蛇,剛出生的仔蛇吻肛長是17.0 ±1.7公分,體重為4.1 ±0.9公克,雄蛇約需2年雌蛇3年以後可達到性成熟
活動性:白天活動為主,晚上也有活動的記錄。
攻擊性:強
毒性:強
地理分布:台灣特有種,全島2000公尺以上高海拔地區
附註:菊池氏龜殼花的數量稀少,幾乎沒有被咬傷的病例因此臺灣並沒有生產其專屬的血清,被咬傷後傷口會腫脹並有組織壞死的現象,以赤尾青竹絲的血清治療仍有一定的效果。
阿里山龜殼花(Mountain pit viper),
學名為(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 )
俗名為山龜殼花、山竹葉青、黑斑竹葉青、蘄蛇等。
或稱呼瑪家龜殼花 (Ovophis monticola)因為最早發現的地方是在阿里山海拔在1千多公尺的林道上,1909年英國人貢德斯在阿里山採集的蛇所以命名。
該蛇種體型約在54公分至80公分之間,蛇型短胖,頭呈鈍三角形,眼及鼻子間具有頰窩。其特色為蛇眼下方有條黑色斑線延伸至蛇頸部,蛇身背面則為暗褐色或紅褐色。蛇液含劇毒的該蛇種屬夜行性動物,主要食物為小型動物,如:鼠。
與以上三種特徵看來,
我們遇上的應是一般龜殼花,
可能是旁邊在砍伐竹林,
才在白天活動逃竄過來!
跟李園主提及看到龜殼花,
園主還不相信說他第一次聽到有毒蛇出沒,
還說會不會是另一款無毒的擬龜殼花 ,
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不過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擬龜殼花(黃頷蛇科)
英名:False Viper
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
特徵:本種乍看之下頗像有毒的龜殼花,因以為名,其實牠並不具毒性,為擬態現象。體長約 90 公分,頭寬扁,略成三角形。背灰褐色,其上有黑褐色之斑紋,交錯排列,與龜殼花之背部圖案有些類似。身體鱗片具有明顯的稜脊,粗糙而無光澤。尾部短,迅速縮小,末端尖銳。
最後還搬出毒蛇圖鑑跟照片一比對
果然驗名正身是龜殼花
遇到保育類的毒蛇當然有所禮遇
用長竿子將牠挑到山坡下
結果是掛在樹枝上
之後下了場雨
有緣的蛇消失在草地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