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5

石門水庫追楓

 
相較於高海拔的武陵及福壽山,
石門水庫的楓紅約莫在12月上旬。
常常經過石門水庫周邊往北橫山裡去,
但好像沒去賞過楓,
這次剛好石門水庫紅楓季就大軍開拔去!
楓紅集散地在楓林步道及槭林步道,
進入高線的收費亭後就是一整片的楓樹林,
但是說好的太陽爽約了,只見一層薄霧披在樹梢,
今天是個只能用眼睛看,相機記錄不出來的日子。
還有個必去的拍照點,是在壩頂往楓林步道拍,
可以拍到多層顏色有紅、有橘、有黃、有咖啡色⋯彩色山頭,
但一樣今天是灰階的。
今天可是上班日,但這裡卻是門庭若市,
沒楓紅拍那就四處步道走走,
今年是個怪異的氣侯,不是同一掛的梅花、櫻花、荷花、茶花⋯
竟然可以同時開放,讓人咋咋稱奇。
既來到石門水庫豈不吃一下石門活魚,
大家好像沒很期待,想像中土味很重的,
我們前往是中正路石園活魚總店。
挑了隻7斤半草魚做4吃,豆瓣魚、蒜瓣魚片、三杯魚及魚頭煮湯
不一會菜上桌了,魚肉細緻不說,完全沒有土味,
讓人胃口大開,盤盤都嗑到見底,
好幾位大爺說,從此對活魚改觀了。
吃吃說說之間,不僅太陽沒來,外面還飄下雨絲,
原本計劃要登石門山消消卡路里也只能過門而不入,
直奔大溪湖畔喝雙峰(二奶)咖啡去。
說實在這裡的楓紅頗值得一看,以青楓及楓香為主
顏色不若高山上紅榨楓那麼紅
但五顏六色各有所好囉!

2013/11/27

登象山而小台北

象山應該是台北最容易親近的山,
就在最熱鬧的信義區的邊緣,可以說是都市之肺。
是由沙岩所組成的岩壁,具說有石頭像大象而得名,
山上奇岩極多,但我實在體會不出是那一塊。
雖說象山只有海拔181公尺,但跟所有山一樣得踢一段陡上樓梯,
上了稜線後,台北盆地就像小人國般羅列眼前,
特別是101,近得好像可以直接跨過去,
難怪是拍跨年煙火必爭之地!
最具盛名的應該就是六巨岩了,這也是拍照的熱點,
今天還有製作公司在此拍片就不去湊熱鬧,
再往前行就開始往下行,
我們再往左接腰繞路去看一線天,
在石縫中繃開一條路,穿過去竟然有從子宮再度出生感覺。
步道的終點是永春公園,再度回到信義區繁華所在。

不良中年追逐楓紅



 台灣有名幾個賞楓勝地,有人是這樣說的:
北部-石門水庫、明池
中部-馬拉邦山、武陵及福壽山
南部-奧萬大及阿里山
個人覺得武陵農場、福壽山及霞客羅堪稱三絕,
霞客羅古道比較難抵達,且楓紅稍晚一點,
這次直攻另外兩個。
武陵自從櫻花被炒熱後,已經好久未去了,
一年四季也都可以喬些主題吸引遊客,
很容易被大片大片的花給弄混了主角,
楓紅地點在一進門武陵橋及武陵農莊,
還有茶莊附近及露營地附近,
但實在分散,不像櫻花那麼集中,
若時間匆促,建議去武陵農莊庭園拍那棵最紅的即可。
自從中橫路斷後,福壽山更是遙不可及,
上次去已經是5、6年前的事,
只記得住在貨櫃小屋冷到直打抖索,
大家聽說福壽山提早楓紅消息蜂擁而至,
平常日也塞爆了窄小的上山路。
相較武陵的分散,福壽山楓紅集中幾個地區,
一個是松廬,晚上有打燈可以夜拍,
只見萬頭鑽動,眾人朝拜,腳架比人腳者多。
另外在茶廠裡面,這裡好多了,
沒什麼人可在楓樹下鑽來鑽去尋好角度。
另一個好地點在蔣公行館處,這裡人更少,
在此除拍楓葉外,還可玩玩偽蔣公的角色扮演,或是遙看雪山山頭,
福壽山除了賞楓、摘蘋果、吃高麗菜外,
周遭的幾條步道務必要去走走,
大眾化的鴛鴦湖步道,有各種花花草草,有庭園有造景,
露營區的藍茵湖步道也不錯,最佳拍照時刻是清晨,
湖上霧氣上來,拍起來像披上藍色薄紗,
看完來湖不要急促往回走,往上走一點有私房景點,
左邊是雪山山脈一直到思源啞口,
右邊是中央山脈的北一段,
中間夾的小丘陵就是福壽山及梨山。
最佳練身體的路線就是往天池的自然步道了,
必須一直陡下到溪谷,然後陡上到天池,
步道單程3.5k,有告示牌寫著2點後或下雨強烈建議不要前往,
其實步道修得還不錯,沿途有巨木可以看,
可惜有老人家聲聲呼喚,太陡了!確定還要走嗎?
同時琢磨一下時間也不夠就折返啦!
附近還有一條合歡溪步道,必須往力行產業道路約30分鐘車程,
也因為下了整晚的雨,第二天曬帳篷收帳篷,忙碌了一早上,
再次留點遺憾,給下次來的理由。

無耳茶壺山水滾了

 金瓜石最明顯兩座山,
一個是圓滾尖挺的基隆山;
另一個就是茶壺高高掛的無耳茶壺山。
茶壺山高580m,從濱海公路看到壺嘴比較不像,
從102鄉道就極為明顯就是一把沒有提把的茶壺。
登茶壺山有兩個路線,
從勸濟堂走石階一路陡上,
也可從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一樣石階陡上,
其實兩條路會合而為一,然後登碎石坡登頂。
這次耳聞有高速道路直達登山口,可省40分鐘石階路,
結果我們就在金瓜石到九份山路上上下下好幾趟,
這條是狹窄僅一輛車可過的產業道路,
同時還會跟走石階的行人交錯,
這就是為何標示不能太清楚的原因,
路底稍為開闊約可停8、9輛車,
這裡離茶壺山頂僅剩590m。
從此開始是碎石坡,難走的地方或架木梯或石階,
偶而看到封閉的坑洞,說明了這裡曾是礦坑的背景,
現在正是芒花的季節,白茫茫的被風吹過就像浪花。
走到寶獅亭,這裡是絕佳賞景地點,
黃金山城一路看到陰陽海,再遠就是寶藍色大海,
往下看到來時彎蜒山路,突然發現這是很多人拍車燈軌跡大景的位置。
別看這茶壺山,山上可熱鬧著不下200人,
有人說登茶壺山必鑽進茶壺底,
可是那一路都是人在排路隊進去,
我們是偷工減料上來的,還是賞景就好吧!!

2013/10/20

內湖三尖收集完成

內湖三尖指的是:圓通尖、忠勇尖及鯉魚尖。
上次走圓通步道繞鯉魚山步道已收集了兩個,
這次專程開車直上碧山巖主要目前地就是忠勇尖了。
忠勇山是三尖最高者,高325m,是五指山支脈,
從白石湖吊橋往上看可以看到山頂蔣公銅像。
往碧山巖階梯旁有很多條路都通往忠勇山,只是陡坡及緩坡不同,
我們選了緩坡,但也緩不到那裏去,
照樣是氣喘噓噓,大汗淋漓,
還好現在秋意已濃,走走看看群山也是不錯!沒多久就登上山頂。
山頂以蔣公銅像為中心,有些涼亭座椅等人工設施,
但是樹木環繞遮蔽卻是瞧不到什麼景色,
只能鑽到樹縫的岩石上略可遠眺白石湖吊橋及大崙頭山,
此時天色驟變由大晴天變成微微飄雨,
無法再探究此內湖舊八景到底有多美,
從稜線陡降的石階往碧山巖而回。

2013/10/16

滑溜溜獅仔頭山

獅子頭山是個菜市場名,光在新店就有兩座,
一個是標高278m又稱為小獅山。
這次要去的是靠近烏來的獅仔頭山,
它可是新店第一高峰,列名小百岳之一,
也是新店丶烏來丶三峽的界山。
如何才能前往呢?碧潭吊橋後方走的永業路,
接新潭路然後轉進平廣路,一路到達獅仔頭山的登山口。
新北市在這下了不少功夫,有木製瞭望台及木棧道。
順著在林蔭下棧道輕鬆往上行,沒多久就來到觀獅坪,
一顆若大的獅子頭迎面而來。
若要輕鬆路線的是走古道可從獅首走到獅尾,
挑戰路線得攀過獅子頭再從獅尾走古道回。
唯一算錯的是近乎垂直的兩段天梯就在獅子頭前段,
我們的愛犬再有通天體力也躍不上去。
讓眾人在觀獅坪稍等,我跟David還是上去挑戰一下,
天梯架設頗為穩固,旁邊還有拉繩供平衡,
只要一步一步穩穩的心無旁念的爬很ok的。
兩段天梯後是緩緩往上的泥土路,
此時的我已經大汗淋漓,沒多久抵達獅頭前峰,
也是此段的最高峰,869m
真正的獅仔頭山頂有跟七星山一樣的一等三角點,
台北盆地共有五個一等三角點,可見此山的重要性。
眾人還在山下久候,還有愛犬哀聲低鳴呼喚,
這次就不踩三角點,防蕃碑丶土匪洞⋯就下次見囉!
回到觀獅坪,眾人覺得不過癮,再往古道走走,
這條是理蕃隘勇道,反清反日有多少義士也曾經走過這條路,
現在已經是全程舖木棧道,但此處終年潮濕,
縱使有挖波浪狀溝槽,還是止不住的滑,
還不如是原始泥土路,走起來顫顫驚驚,
比走天梯驚險程度不惶多讓,
回頭在觀獅坪小憩,吹吹山風,
心理卻在想等會要吃什麼好料。





2013/10/15

白蘭部落石頭步道輕鬆行

白蘭部落位於新竹五峰鄉深處,也是泰雅族聚居的所在,
從竹東一路走122縣道即可抵達。
白蘭地名由來是根據原住民語,日據時期被稱為「白蘭」,意指美麗的好地方。
我們來此露營好幾次了,這次聞颱風路斷剛修復,趕緊爬上來,
有些路段還有土石流痕跡,還好還不難走,中午抵達瓦度的家。
一個月沒人上來綠油油的草皮養的可好呢?
除了我們五台車就只有另外一家人,算是包場啦!
如同瓦度所說,過午後就開始雲霧上來,
我們邊吃邊聊,邊看邊拍氣象萬千的風景,
喝著vodka調酒,微醺加上微風吹拂,讓我徹底放鬆在躺睡了個好覺。
晚餐自然是豪華等級,為了讓我們享用魚蝦蟹海鮮大餐,讓車成了魚腥滿車。
又是西班牙海鮮飯、鮭魚菇菇味增湯、各式燒烤,加上德國白酒伺候,
連隔壁一家人都來觀摩,聊配備不已,
晚餐後邊烤蕃薯變看露天電影,晚上息燈後乍現星光滿天,
就在這片浪漫星光下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餐後該是要起身動動了吧,
鳥嘴山已攻過了,就走走石頭自然步道吧!
這條是由部落發展協會,在13公頃的石頭公園內開發出一條登山步道。
暨以石頭為名,當然步道當然是大大小小石頭林立,但整理得很好走,
以前若部落長老有事要討論就會找這偏僻地方,
也因為沒法從事耕作,是泰雅族人早期狩獵的地方,
入山之前由長老主持簡單的祈福儀式,祈求入山一切順利,
將手上小米酒,以手指沾小米酒向前方灑出去,
然後自己喝一點,再將剩餘的向前潑出去,然後才上山。
打獵回來之後,也找一塊非常平坦的大石桌,將帶獵物放在桌面上進行平分,
然後各自帶著自己的一份回家,這就是泰雅族所重視的分享。
這些話題都成為當地民宿及露營業者導覽的素材。
我們是從第二登山口往上爬,
沒有那些部落神話,但沿路的花花草草,還有專家沿路說明,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上到稜線是往大窩山的林道,我們沒從一號登山口下,
續走林道到涼亭大水塔岔路,往上是鳥嘴山露營地,
我們往下回瓦度的家,煮義大利麵及趁著大太陽曬裝備去!



 

2013/09/28

東方飄雨西方晴,四條古道只撿了林市一條

本來的計劃是走林市古道然後接富士古道,再從瑞泉古道回。
那知台北是個大太陽,到了風櫃嘴涼亭已經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
然後要找路-瑞泉路,在北28在來來回回好幾遍,
終於穿過路底的鐵柵門在路邊停好車,
此時天氣已是灰矇矇的,
但空氣是清新的,看看路邊的植物魚池的魚,心情是愉悅的。
從林市古道往上爬並不難走,
前段是沿著瑪瑓溪行,還有高大的樹木,頗有中級山樣貌,
中途會穿過瑪瑓溪的小支流,又在山背頗為潮濕的,
一路打滑的哎喲聲不絕於耳,
約40分鐘後攻上稜線草原。
草原上又是霧又飄點雨,路線看得不是很清楚,
原來要走的路線-富士古道雖打了地線,但要鑽進去芒草叢中,
也不是很肯定是這方向,又退了出來,
繼續沿者草原往前行,就看到了磺嘴山保護區的牌子。
磺嘴山是個火山口,進入是要申請的,
我們就當是迷途隨意走走,
隨即進入藤蔓樹林中,又很多有刺的藤蔓勾得大學呱呱叫,
這時雨也開始大滴了,就決定原路回去吧!
冒著一陣大雨回到車上,只能回內湖吃飯吧!
車才過風櫃嘴天色已開,
走到老爺山莊竟是個烈日當空。
老天爺不願讓我們一窺古道全貌,就只能順從吧!


2013/09/26

霸王勾蜓產卵

霸王勾蜓何許人也?
正式名稱應該是無霸勾蜓
學名:Anotogaster klossii Fraser, 1919
全長:9.2~11.5 cm
英名:Giant Spiketail
是台灣最大隻的蜻蜓。
通常是以森林中的小溪流或步道為領域,
經過激烈爭鬥後,只能容納一隻雄蜓,
牠就以10-20公尺區域,高度1公尺巡航驅趕同類捕食小昆蟲。
蜻蜓交配姿勢是昆蟲中較特別的,
大部份都會形成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有些則會形成心的形狀。
所謂蜻蜓點水即是蜻蜓在產卵,
霸王勾蜓屬「間歇性點水產卵」,就像農夫在插秧一般,
這是勾蜓科特有的產卵方式,
雌蟲找束起身子,垂直將腹部連續向下插入水中產卵。

2013/09/24

彷彿置身在Bali島的巴歌浪船屋


棕櫚樹風搖曳,
浪濤聲拍岸不絕,
碧藍天白雲蒼狗,
一張桌子兩張椅子,
一杯咖啡老調音樂,
這真是彷彿置身在Bali島的優閒,
想不到花蓮沿海岸往南開一點-長濱就可以享受到。
初來乍到巴歌浪船屋第一件事不是紮營,
先被近在咫尺的海岸吸引,
脫鞋踩踏在冰涼太平洋的那刻,
五小時開車疲勞感瞬間消除。
再次定神欣賞一下這個地方,
最具特色的是像船造型的民宿,
據說連設計師也做不出這樣幅度,
一磚一瓦都是號稱船長的老闆自行打造,
另一個焦點是整片的綠草地,
草地上擺有老闆手作的漂流木長椅及小動物造型小物,
這真是個露營者天堂,而且今天只有我們享用。
隨著天色暗下來,餐廳迎賓輕柔的音樂響起,
我們事前預定了無菜單料理的晚餐,
也是只有我們這一桌,但招呼可沒有少一點,
原來一人600元,並沒有很期待,
但隨著一道道菜慢慢上上來,
菜色都是原住民常吃的野菜、海鮮..
經過調味滿嘴都是新鮮滋味,
擺盤也是精心設計過,
原來這是一個小攤子-陶甕百合春天的菜色,
為招待嚴長壽來吃在巴歌浪餐廳擺桌,
嚴總裁一吃驚為天人將廚師送去亞都精進廚藝,
其中之一就是船長的兒子,
此時船長開始即興彈唱起原住民的歌,
真是個五感併用的一餐,
唱到興起時還叫廚房忙的兒子出來打鼓唱合,
不愛穿上衣的廚師很忙的,
早上要釣魚抓螃蟹,要進廚房料理,這回要伴唱,
有著8塊肌及人魚線的好身裁也算一道好菜。
此時起了狂風暴雨打亂了露營計劃,
有人改住了船屋民宿,我們捨不得這個好營地,按計劃睡車上,
也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看到從明早太平洋的日出。

散落海岸的美麗項鍊

項鍊是長濱月洞附近的小聚落,
連Google Map上都沒標示的地名,
通常開台11海岸公路咻一下就過去了,
無意間剛好看到這間不起眼的項鍊海岸工作室。
爾嬈•德菲兒是位阿美族的舞者,
跟我們説了個故事:
『一位即將出征的阿美族勇士,途經此處遺落了一串項鍊,
項鍊就化成為一連串的礁石,每當太陽光照耀還閃閃發光。』
爾嬈跟他兩個弟弟愛這片海岸,
在這成立咖啡店兼工作室,
這裡所有的硬體都是兄弟按大自然狀況親手打造的,
除用漂流木做成椅子及燈外,
也用石頭、水泥、鋼片雕刻..等複合材質做創作。
兩兄弟是玩水泥出身,
工作室牆上用葉片做出拓印效果,
水泥窗切割下來做成活動可旋轉的窗子。
這個愛鄉土榮耀部落的藝術家們,
值得大家好好疼惜!  
 

2013/09/17

五分山登高尋萬里長城


下五分山-五分鐘可登頂的郊山百岳?
五分山上有萬里長城?
以上皆是!也皆不是!
五分山是平溪與瑞芳的界山,
是附近的最高峰757m,
因此在山頂上有一顆明顯球型的氣象站。
五分山步道兩端,一端在十分車站附近新平溪煤礦博物館,
另一端在106縣道73k李家宗祠處,
長達9.5k,起起伏伏約要走個4hr。
我們在煤礦博物館停好車,
在左邊就是登山入口,
一開始是緩坡,沿溪行感覺還不錯,
還搭建弓型小橋頗有意境。
沒多久就開始一連串走不完陡上的石階,
前個禮拜颱風在此留下痕跡,
將小水溝沙袋沖得七零八落,
再將大小石塊帶到石階上像個迷魂陣。
好不容易走到福德廟,
在200年古樸石塊砌成的廟前休憩,
只能瞎扯八道舒解一下疲憊。
繼續往上行還是走不完石階路,
此時已走出樹林,開始是芒草,視野越來越開闊,
上了稜線後遇岔路,那是從暖暖上來的小徑,
終於看到涼亭跟白白大圓球,
走在稜線上,右邊是平溪,層層疊疊的山巒,
左邊是基隆一帶山海連成一片的海景,
回頭望來時路,走在山脊上果然像萬里長城,
涼亭內鬧轟擊還埋鍋造飯,
原來有公路直達氣象站,搬東西過來只需五分鐘。
這裡的view是360度的。
聽説很多人上來拍芒花、日落及星軌,
在山上用小白球玩了些cool so照片,
今日不能逗留太久,
還要蹬3.2k的石階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