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走了桃園兩個小百岳-石門山及溪洲山,
兩者就隔著石門水庫壩頂兩端遙遙相對。
走溪洲山步道前不得不先知道大溪的歷史,
大溪為桃園市的一個區,境內有大漢溪穿過因而得名。
大溪的發展自此與這條溪流脫離不了關係,
清乾隆年間開始,便有移民陸續到來,
形成原住民、漳、泉、客族等各族匯集之聚落,
先民開鑿埤圳發展農業,更利用河運,做起米鹽木材運輸生意,市集的發展也漸更具規模。
這個台灣最內陸的河港,帆船可以從淡水經大稻埕、艋舺、新莊直達大溪(大嵙崁),
外商競設洋行於此,大小不下三四百家,形成現在大溪老街的規模。
日據時代大正十二年(1923年),桃園大圳引大漢溪水灌溉桃園台地,造成大漢溪水位下降,再加上石門水庫的設置,從此大船無法上溯。
今天要走的溪洲山,「溪洲」就是個地名。指的是山腳下大嵙崁溪(大漢溪)畔的沙洲地,
溪洲山步道有好幾個登山入口,我們選擇從福山巖啟登,
一開始就是陡上的步道,雖然是泥土步道但算是乾燥,
在難走的地方都有用木樁做維護,所以還不算難走。
接近時鐘尾仔時有岔路,若要登溪洲山三角點,千萬要走左邊比較近而且緩和點,
右邊的路更加陡峭,下來時走這條可讓腳吃足苦頭。
上到竹林十字路口,就已經上了陵線,
面對溪洲山,直行往慈湖,往後是石門水庫,右邊往下通環湖道路,左邊則是省道台四線方向。
溪洲山步道是個越嶺道,隨著山勢有些起伏,
登頂前有一小段陡上路段,都設有拉繩方便行走,
接下來就是康莊大道,可能跟台電修築電塔有關。
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徑綁有登山路條,走進來就是溪洲山的三角點,
標高577M,標號23號小百岳,
回來後才知溪洲山還另有個三角點,是顆三等三角點,
那這顆標示殖產局設三角補點是甚麼呢?
具TONY所說「殖產局」是什麼單位呢?日本於1895年接收台灣時,台灣總督府民政局下即設有殖產課(後提升為殖產局)。
殖產局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經濟部。當時殖產局下轄拓殖、林務、農務、礦務等課,林業開墾與樟腦製造都由殖產局負責,因此殖產局須進行土地測量,以掌握山地資源。
所以算是日本人倞奪台灣資源的證據吧!
如前面所述,下山時我們多繞點路,過竹林十字路口後再往前行,
在鐵絲圍欄前岔路再往下行,這可是一路拉繩陡下的路,
走的步步小心,步步都驚魂呢,
為了補償酸痛的雙腳,趕緊去Tina廚房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