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6

草嶺古道一點都不古 但很「熱長」

草嶺古道是淡蘭古道之一段, 平埔族方便連絡雪山尾稜兩側的交通, 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連絡道, 介於貢寮遠望坑到宜蘭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全長8.5公里, 草嶺古道應該是先有路再有名,'草嶺'之名得於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秋冬芒花季白茫茫一片蔚為奇觀。 我們是在春假首日從大里天公廟上爬, 很難得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連天公廟(慶雲宮)神明都在今天出巡。 這是一連串陡上的石階, 還好每隔一段就有休憩的涼亭, 可以遠眺蘭陽平原海岸線稍為舒解一下。約爬40分鐘達三叉路口, 往左還要陡上往桃源谷; 直行是下坡往虎字碑, 配合大家都選往下行。 兩旁山嶺都是芒草看得出秋冬時的盛況,再下行不久就是虎字碑了, 易經「風從虎、雲從龍」, 當初劉明燈總兵巡視至此, 天候突然大變,煙霧四起伸手難辨, 劉明燈以芒草代筆揮毫寫下虎字鎮壓, 現在是三級古蹟。 這一路的石刻也都屬他的傑作, 往下走是『雄鎮蠻煙』碑, 有首詩描述『雄鎮蠻煙』碑: 『雄』危聳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 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 劉明燈對台灣貢獻度不大, 但寫起字來還蠻有型的。這段下坡路走起來最舒服, 全程都在樹蔭之下,旁邊還有溪水淙淙, 當水量越來越大就表示跌死馬橋到了。 從前的拱形橋石階濕滑跌死馬狀況已不復見, 取何代之是平順的石板路且親水性十足, 大家在此休息,小朋友迫不及待下去踩踩水, 初春溪水非常的冰涼透心。 再往前沒多久就到福隆端入口, 從此還要踢4.4K柏油路才到福隆火車站, 這是段無聊又漫長的路只能傻傻的走, 我們走的慢的反而有傻福, 在加油站遇國光號在此停留上廁所的司機,願意讓我們搭便車少走2K的路。 相信跟我們一樣開車前往的旅客都有相同困擾, 若要更多人體驗古道之幽情,讓觀光更興盛, 為何不弄接駁車或設腳踏車轉乘站, 現代人走古道還行,但耐得住『熱長』不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