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3

血腥的外雙溪傳說(中)

外雙溪續往西流,

在芝山岩附近有石角溪來匯,
石角溪又稱「蘭雅溪」,河長5.84公里,
流域分佈於北市士林區中部偏西的芝山岩一帶。
發源於白雲山南側,
流經石角、下東勢而注入外雙溪。
民國68年修建環山公路時,將溪水由公路下方涵箱導引到外雙溪。
約略是現今經忠義街,穿過雨農國小,再幾乎沿雨聲街河堤邊涵箱注入外雙溪。
注入外雙係的位置,據說是在福林橋下靠上游方向的一個注入口,
可以從橋上或對岸看見,
在出水匯集處常有大量的吳郭魚群。

石角溪只要每逢大雨溪水混濁,所以又稱「濁水港」。
清代和日據時期濁水港可以行船,
直到日據後期河道漸漸變窄,
陸上交通開始發達而停止航運。

這裏有個典故:
以前濁水港還是清澈可以見底的溪流,
匯集著下竹林山、東勢山(士林東北山腳)所流的水注入雙溪,
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水源。
咸豐年間漳泉械鬥,漳州人被困於芝山岩上,
泉州人想出計策引誘漳州人下山來,於是派人在山下大喊:
「如果願意講和,你們每三個人把辮子綁在一起下山來表示誠意,每一批下山要間隔五分鐘。」
有幾個漳州人聽到這個提議,想到山上空有米糧卻沒有水,再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
沒想到一下山就被泉州人帶到溪邊殺死,就算想逃時,辮子又結在一起根本跑不了。
血染紅了清水溪流,溪水由清轉紅,再紅轉濁,從此以後不再澄清,而改稱濁水港。

濁水港有九十九個彎,河道彎彎曲曲。
每逢立春時,淡水河口外的鯉魚群會從溯溪而上到基隆河,再進入外雙溪到濁水港來交配。
因濁水港彎曲多,且冬天水溫暖和,適合魚群繁殖。
附近的居民會在鯉魚產卵後下港捕魚,常常滿載而歸。
直到民國40年(西元1951年)後水質開始污染,鯉魚就舊跡了。

天母地區,特別是蘭雅(原名「爛泥」)區,基本上是低濕的沼澤地,
而且有無數的湧泉、暗流、伏流交織,
小時候記得穿過田埂去蘭雅理髮,
兩旁都是荷花田!
「天母溪」(現不知在那)、「蘭雅溪」都被埋藏在忠誠路、天母東路、士東路、德行東路一帶,一直到雙溪交界,
至今也沒有人搞清楚到底天母、蘭雅一帶的地質環境如何。
現在天母棒球場其實就是沼澤,
附近的房舍興建安危還頗有爭議。

沒有留言: